土木堡之战(四),惨败真的是明英宗和王振的锅么

一些朋友认为如果没有朱祁镇和王振这对“神队友”的配合,明军不仅不会在土木堡遭遇惨败,甚至有可能完胜瓦剌。历史无法重演,但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推测这种可能,看看当时的明军是否具备这个战斗力。

是日虏寇分道刻期入寇,也先寇大同,至猫儿庄,右参将吴浩迎战,败死;脱脱卜花王寇辽东,阿剌知院寇宣府,围赤城,又别遣人寇甘州,诸守将凭城拒守。报至,遂议亲征。 《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一日,大同右参将吴浩率部在猫儿庄迎战入寇的也先部,不到半日吴浩战死所部溃散(大概五千人)。虽然战损不算特别大,但此战对明朝的震动非常大。

大同镇方面一边向阳和调集精兵强将备御也先,一边向朝廷奏报求援,而英宗也在四日后决定御驾亲征。

七月十五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尉井源、总兵官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西宁侯宋瑛等将共率四万明军与也先战于阳和,结果当日明军就全军溃败,宋瑛和朱冕战死。

虽然明实录将此战失利的责任归咎于监军太监郭敬,但只能说这是文人一贯的甩锅手法。

首先这四万明军不仅是大同镇的精锐,也是边军精锐。其次参战的诸将领除了宋瑛之外都在大同地区与蒙古人战斗十年以上,不但熟悉蒙古人而且都是高级将领或者有爵位的勋贵,他们能放任一个不太得宠的太监在战场上玩他们的命?

“阳和之败”的原因其实就一个,明军的战斗力不如瓦剌军。如果没有绝对数量优势,别说野战胜之、自保都难,跟明英宗和王振这对“神队友”一点关系也没有。

此战后,宣大地区的各级官员、将领都意识到瓦剌这次是大举入侵。证据就是宣府镇方面居庸关以西的关隘、堡垒纷纷弃守向宣化龟缩;大同镇方面也一样弃守各堡垒向大同城撤退。

意思很明显,打不赢,固守坚城以待朝廷援救。换句话说英宗派遣大军增援宣大并不是无脑胡搞,这是明廷防御战略的必然选择。只是他不该效法父祖选择亲征,也没预料到自己被宣大的防御方式给坑了。

宣大方面的龟缩防御虽然实现了自保,但也让宣府镇辖区成了不设防区。瓦剌军队可以轻松侦察、穿越、布局以及捕捉战机,并最终网住了英宗这条“大鱼”。

既然宣大地区的边军无法击败瓦剌军,那么明英宗带来的京营援军战斗力如何呢?

明英宗和王振在七月十六日率京营出发,当日驻扎于龙虎台(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是夜大风吹动旌旗,旗角声响居然诱发了啸营,全军上下大呼小叫,以为瓦剌军袭营,乱作一团。

这是大风摔旗声音太大,还是京营明军战斗力堪忧,大家就各抒己见吧。如果当时真有瓦剌精骑突袭而来,只怕会重演张辽大破孙十万的故事。

七月二十三日,大军抵达宣府镇城。但随军的大臣、将领们已耗尽心气,纷纷劝谏英宗撤军还朝。英宗和王振予以拒绝,并传令继续向大同挺进。这是神助攻,还是这支明军的精气根本不堪一战呢?

二十五日在前往大同的途中,大军偶遇一支百人规模的瓦剌侦骑。英宗先令成国公朱勇率数百精骑出战,结果朱勇很快就败退回来。英宗只得再令三千营出战,这才赶走这股瓦剌骑兵。

虽然靠数量碾压,有胜之不武之嫌,但明军士气还是由此大振,只不过好景不长。

二十八日大军到达阳和,十三天前在此惨败的明军尸体还遍布荒野,之前提振起来的士气又一下跌倒了谷底。这种士气的骤然振跌,也说明这支军队难堪决战。

虽然可以说英宗和王振眼高手低,强行出征成了也先的“神队友”。但是明军的这种孱弱并不是他俩造成的,换谁来其实都一样。百年后强如戚继光不也差点在龙山被俘,不得不编练新军么?

所以到达大同后,英宗和王振就有那个“神操作”。原本欲建功立业的二人,到达战场后又要撤退保命了。

驻跸大同,王振尚欲北行。镇守太监郭敬密告振曰,若行,正中虏计。振始惧,自出居庸关,连日非风则雨,及临大同,骤雨忽至,人皆惊疑,振遂议旋师。 《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

从之后也先的操作,以及最终的事实来看。郭敬说的设伏并不是无的放矢,也先确实是有诱明军出塞并围歼的意图。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支明军无法给予英宗和王振坚持下去的信心。

此时大军有两条撤退路线,一是从宣府、居庸关原路返回,另一个是向南经蔚州、紫荆关绕回京师。

紫荆关这条路是大同都督佥事郭登向大学士曹鼐建议后提出的,但英宗并未采纳,而是选择了原路返回。现在颇为流行的说法是,王振怕大军踩坏家乡(蔚州)庄稼,忽悠英宗选择了原路。

说实话这种说法挺可笑的。王振怕军队践踏庄稼,无非就是求名。能为此多绕几百里路,为啥不能在蔚州多绕十几里庄稼地?另外玩一下“践踏稼田者斩”并十倍赔付,不是更能捞取声望?

以黑明朝著称的《明史》就没有采信这个荒唐说法,而是英宗自己力排众议选择原路返回。至于原因,笔者个人猜测,还是源于英宗原本的“雄心壮志”。

虽然英宗不敢出塞了,但他还是奢望如父祖那样纵横沙场。因此他选择沿边线的撤退路线,希望可以诱也先入境并与之战斗。只是英宗未能意识到也先的决心,也未能正视明军和瓦剌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

首先,此时宣大地区的明军基本全龟缩在镇城,英宗在所谓的本土别说获取支援和配合,连帮他预警、侦察的都没有。另一方面宣大地区平原多,也让瓦剌骑兵如鱼得水。

英宗率军东返后不久,也先开始了自己的谋划。

他先是率军围攻大同城,但目的并不是攻陷,而是消耗大同镇军队,让其无法援助英宗的远征军。八月七日,也先部追上东归的英宗,并开始尾随和集结。当英宗率军越过宣府镇城后,对于也先来说这支明军也无处可逃了。十二日,瓦剌军开始攻击这支远征军。

遂驻跸遣恭顺侯吴克忠为后拒,克忠力战败没。将晚报至,又遣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领官军四万赴之。勇、绶至鹞儿岭,冒险而进,遇虏伏发,亦陷焉。 《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 注:吴克忠和吴克勤兄弟本是蒙古人,参加过明成祖全部五次北伐

由于没有机动优势,英宗命令大军原地扎营并派遣恭顺侯吴克忠和他的弟弟吴克勤迎战也先,结果吴克忠和吴克勤战死所部一万多人折损过半。英宗又令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四万精锐出战,当日朱勇和薛绶战死并全军溃散。

一日之内远征军中拿得出手的悍将以及精锐全部丧尽,英宗只得带着远征军残部开始逃亡。14日远征军在土木堡扎营时又被瓦剌军追上,本就绝望的军队在缺水的加持下,仅仅一天就自我崩溃了,其结局至此注定。

说实话两军这种碾压式的差距,是明英宗和王振可以决定的么?幸亏他俩在,不然谁为明军的孱弱遮羞以及背锅呢?

明军瓦剌军英宗王振明英宗发布于:上海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