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近1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现距今4万年以上旧石器时代晚期堆积层
改写珠三角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西樵山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自2023年3月起,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博物馆对西樵山遗址群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与勘探工作,在平面岗遗址获得突破性进展,确认该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两个时期的遗存。
平面岗遗址碳十四初步测年结果显示,旧石器时代堆积年代为距今4万年以上,遗址首次发现西樵山地区有确切年代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层位,是目前广佛地区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存。
推出Model 2其实早就在计划之内,因为海外媒体前不久曝光了一张疑似特斯拉全新入门车型的谍照,拍摄地点在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内,可以看出,停靠在Model Y旁边的这辆伪装车尾部造型不同于Model Y和Model 3,明显尺寸要更小,看上去是一款溜背式轿跑SUV。
新车的侧面依然是硬派SUV的造型,平直的腰线贯穿整个车身,前、后翼子板微微宽出车身,给人感觉非常有肌肉感。尾灯延续了家族式的设计,分体式布局很有特点。尾门采用侧开的方式,对开启后尾门起到了不错的便利性。
平面岗遗址发掘区与西樵山相对位置关系
“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作为远古时期火山的爆发而产生的西樵山,当地人一直利用自然赋予的西樵山岩石制造工具。然而,西樵山上的石器到底可追溯到什么年代,一直是个谜。
对于广东史前考古诸多发现,除了粤北的石峡文化,知名考古学者还曾提出西樵山文化。能以考古学文化命名,可见其价值之大。此次平面岗遗址最新考古发现由此揭开了哪些谜题?还原怎样的珠三角早期人类的生活图景?记者专访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所所长、平面岗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王欢,解读最新考古发现。
以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重要遗存
南方+:平面岗遗址是如何发现发掘的?
王欢:其实早在1958年,西樵山遗址群就已经被发现,中山大学、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对遗址群开展了多次的考古调查与试掘工作。1960年,贾兰坡先生提出了“西樵山文化”的概念,遗址群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其性质被认为是多处重要的石器加工场,但由于缺乏系统工作,西樵山遗址群及“西樵山文化”的具体内涵与年代认识均不清晰。
2013年前后,有考古专家在富贤村一带发现旧石器时代遗物,地质学家也在此做过探坑,循着这些线索,我们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勘探工作。
平面岗遗址所在的富贤村是西樵山遗址群最早发现的地点之一,地处西樵山东南麓山前冲积扇。从去年9月至今年4月,我们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达130平方米,确认该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两个时期的遗存。
珠三角有人类活动历史提前到4万年前
南方+:分别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哪些重要遗存?
王欢:平面岗遗址碳十四初步测年结果显示,旧石器时代堆积年代为距今4万年以上,新石器时代堆积年代多为距今5900~5000年之间。
其中,最主要的发现是距今4万年前的石器,说明旧石器时代这个地区是有人群活动的,他们利用西樵山的优质石料打制石器。这就将珠三角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4万年前。此前发现的考古遗址多为距今1万年以内的遗址,比如距今可达7000年的咸头岭沙丘遗址,距今约6000至5000年的古椰贝丘遗址等。
平面岗遗址的旧石器时代堆积中共出土石器800余件,石料以霏细岩为主,另有凝灰岩、粗面岩等,石器类型有石锤、砍砸器、刮削器、石核、断块、石片、碎屑等。
旧石器时代出土石器
新石器时代的发现就更多,比如有人类在这边活动挖的一些灰坑,我们共发掘清理了30座,多为分层堆积,坑内灰褐色填土中含有果核、树种以及大量植物腐殖质。这些灰坑目前的作用我们还没有办法作出明确的推断,但灰坑比较密集,说明人群在此活动比较频繁。
灰坑分布情况航拍图
此外,新石器时代出土遗物有陶片、石器及带有使用痕迹的木器。陶片较少,以夹砂灰陶为主,少量泥质灰白陶、红褐陶,素面或饰绳纹,个别夹砂陶表面附着烟炱。石器7000余件,以霏细岩为主,少量凝灰岩等,类型有石锤、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使用石片、石叶石核、石叶、细石核以及双肩石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石片、毛坯、残断器等。还发现了10余件木器,为直径2.2~5厘米的木棍削尖一端制成,尖部可见使用痕迹,完整者长度约1米。
新石器时代出土石器
南方+:此前西樵山曾发现过石燕岩遗址,是一个最早开采于宋代、大规模开采于明清,因意外被地下湖水淹没而完整留存下来的采石场,二者是否有一定的关联?
王欢:作为复合的火山体,西樵山有很多种不同的优质石料。结合两个遗址来看,说明至少从4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在利用西樵山的优质石料制作工具,到了新石器时期甚至到石燕岩遗址所处的历史时期,虽然使用的石料不同,但对西樵山的石料利用一直在延续。
除了成型双肩石器外,我们还发现了双肩石器打制过程中产生的石片、断块、毛坯等。作为霏细岩质双肩石器的专业化生产地,西樵山的遗物还长期向珠三角其他地区输出。双肩石器作为一种文化特征,影响可至东南亚地区。
为东亚早期人群向南扩散提供佐证
南方+:本次考古发掘采用了哪些创新的发掘方式?
王欢:本次发掘采用自然层结合水平层的发掘方法,地层自上至下可分为10层,东北西南向的现代沟将发掘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地层堆积情况
同时,整个发掘过程都采用了干筛和湿筛两种方法进行。其中,干筛是对所有土样进行了筛查,主要应用在相对位置较高的新石器时期堆积中;湿筛主要用在旧石器时代的地层,因为遗址发掘的位置较低,含水量较大,我们在发掘区内还打了三个8米深的小口径降水井。
在对灰坑中填土进行浮选后,我们发现了大量植物遗存,初步鉴定主要分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两大类。可食用的种属包括橄榄科橄榄属植物、蔷薇科李属的杏李类果实、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浆果、漆树科南酸枣属的果实、壳斗科的各种坚果、葫芦科的瓜类植物和杨梅科杨梅属的果实等;不可食用的种子包括杜英科、锦葵科、楝科、豆科、松科及大戟科等,均来自于常绿乔木、灌木、陆生杂草和水生杂草等常见于岭南地区的植物种群。
新石器时代出土植物遗存
南方+:作为出土大量石器的遗址,平面岗遗址与距今60万-80万年前的云浮磨刀山遗址是否存在联系?如何看待平面岗遗址对岭南早期探源工程的重要价值?
王欢:二者相距100多公里,同属西江流域。但以磨刀山遗址为代表的南江旧石器地点群延续时间长,以砾石石器为主;平面岗遗址则主要集中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且以石片石器为主,在石器工业上也有所区别。
平面岗遗址是珠三角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遗址,相当于延长了珠三角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轴线,将珠三角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了4万年前,为探讨东亚地区现代人来源与扩散、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技术多样性等问题提供了关键材料。
新石器时代出土木器
同时,此次发掘揭露的新石器时代原生层位,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对西樵山文化的认识、深化岭南地区史前考古研究,为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东亚早期人群向南扩散提供重要证据。平面岗遗址的发掘对于完善岭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揭示该地区史前人群的技术与生存方式等学术问题也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统筹】李培
【采写】南方+记者 黄堃媛
【图片】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博物馆资管配资